2018年12月2日 星期日
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
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
老鄧「為自己而戰」:適合所有醫師、牙醫師的醫療糾紛預防課程
近兩年來身邊遇到了一些「醫療糾紛」的案件,還有一些潛在的糾紛案件。在台灣,做這一行的終究免不了。
剛入行時,我以為我離醫療糾紛很遠:我很認真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和知識、認真向每個病人解釋病情與說明、總是以病人的立場為出發點來幫助病人做決定。但是實際情況總是沒有這麼美好,當我第一次坐上衛生局的調解談辦桌時,心中真的很不能諒解對方:為什麼我盡心盡力幫你妳度過一次重大的手術,妳卻這樣對我?
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
您和您的保險員不得不知的七個無理的診斷書NG要求,第三個最讓人火大
醫師在門診除了診治病人,提供醫療診斷書證明病情也是工作之一。由於一般民眾對於診斷書開立的過程並不是很了解,再加上部分非專業的保險員還有身邊的親朋好友在背後下指導棋,雙方認知不對等的情況下就產生了許多誤會。以下列舉常見的七種,診斷書開立NG要求。
NG 1:「我的保險員請你盡量寫詳細一點!」
通常聽到這句話,我會再追問:「請問所謂的詳細一點是包含哪些內容?」最常聽到的回答是:「我也不知道,反正我的保險員就叫你儘量寫詳細一點。」
如果您的保險員也是這樣子,那您可能要考慮換更保險員。這位保險員他並不是非常了解您的保險理賠內容,或者並不是非常有誠意要替您申請理賠。
依據診斷書的用途不同,除了最基本的就醫日期外,申請各種理賠需要填寫的項目也不太相同:例如需要休養的期間,專人照顧的期間,需要使用柺杖,輪椅,護具等等。醫師不可能從頭到尾將您的病情像寫故事一樣,寫成一篇作文,放在診斷書上給您。如果要最詳細的資料,請授權給保險公司來函調病歷就可以了。
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
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
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
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
存骨本要趁早,青少發育時期最重要。吃轉骨方前應該要先做到三件事。
骨骼的成長很早很早就開始了!打從在娘胎中時,媽媽有攝取足夠的營養,可以幫助寶寶有健康的骨骼。而出生之後,成長最快的就是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,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。我們大概會在二十幾歲時達到一生中的巔峰最大骨量,之後就開始慢慢下降。
雖然基因決定了大概 80%,但是後天的營養以及運動仍然非常有效。年輕時存到最多骨本,到老的時候就比較不用擔心。有一個估計數字大家不妨參考看看:二十幾歲時的顛峰最大骨量每多10%,就可以延後骨質疏鬆13年。
最大骨量和身高雖然是兩個不同的指標,但是確有異曲同工之妙。許多父母擔心自己的小孩發育不好,長不夠高,常常想尋求一些特效藥方。在這之前,請先確定以下三件事都做到了,否則就算吃了仙丹妙藥也是枉然:
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
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
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
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
2018年4月2日 星期一
醫龍的痛: 髖關節股骨頭壞死
日本電視劇明星坂口憲二因為髖關節疼痛不堪,宣布無限期暫停演藝事業。
42歲的坂口,最著名的電視劇作品就是『医龍-Team Medical Dragon-』(いりゅう チームメディカルドラゴン)。醫龍是改編自乃木坂太郎原作之同名漫畫的偶像電視劇。截至2014年,此劇共推出四部,非常受歡迎且不斷在電視台重播。坂口憲二在片中飾演帥氣又技術精湛的心臟外科醫師朝田龍太郎,和他的團隊不畏強權和醫院的腐敗,一起拯救病患。
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
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
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
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
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
膝蓋痛打玻尿酸、PRP都沒用,原來竟是因為O型腿!

五十三歲的陳經理從大學和博士班都是在美國唸書,回國後能從工程師一直爬到專案經理的位置,靠的就是過人的才華與體力。他喜歡各種戶外運動,甚至參加過許多路跑的比賽。
膝關節疼痛在四十幾歲就找上他,讓他越來越困擾,每次只要跑完步就會痠軟兩三天,最後嚴重的時候甚至讓他無法再以跑步當運動。
他開始尋求幫助。
有些醫師告訴他:『不要再跑步了,不跑步又不會死。』
有些醫師告訴他:『你這是關節退化,只會越來越糟,很快就要換人工關節。』
他開始驚慌,怎麼這個年紀就有關節退化,事業才剛攀上高峰,身體狀況卻這麼早往下走。
他開始嘗試許多治療,葡萄糖胺也吃了,玻尿酸也打了好幾種,甚至連PRP血小板生長因子都在不同醫院試過三次。
但是效果卻一直不佳。不但完全沒有改善,甚至還逐漸惡化。
『難道真的五十幾算就要換人工關節嗎?』他開始灰心喪志。
他的退化很特別,疼痛都集中在膝蓋內側,X光發現膝蓋內側軟骨明顯磨損,但外側卻完好如初,進一步照了一張「下肢全長X光片」,才發現他有O型腿的情形,原本膝蓋的內外側應該要平均承載體重,他卻是由內側單獨支撐,難怪磨損嚴重。
處理膝關節退化或者膝蓋痛有兩個大方向,一是改善生物環境,二是改善下肢力學狀態。
改善生物環境包括減少發炎與促進軟骨再生,例如常見的消炎止痛藥、玻尿酸、PRP等。這些手段若是一直效果不彰,可能是真的關節退化太嚴重了,不然就要考慮另一個問題:下肢力學狀態是否正常。
根據統計,約三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有輕度O型腿,程度輕重不一。較嚴重的人,重量都支撐在內側關節,長期受力不平均,無論吃藥、花錢打再多玻尿酸、PRP,效果當然都不好。
解決問題,當然要從源頭處理。
經過討論後,陳經理接受了「高位脛骨矯正手術」, 40分鐘的手術矯正了他的O型腿。一個月後,陳先生覺得走路明顯比之前自然,三個月就前始他最喜歡的跑步。他對這樣的結果很滿意,因為跑步就是他的生命!
註: 圖片非當事人
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
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
<剛出爐>美國骨科醫學會2017年《退化性髖關節炎治療指引》重點摘要
感謝您在過去對於本部落格及戴大為醫師的支持。
為了提供更舒適閱讀的版面,本站搬遷至:
關節退化與骨質疏鬆:戴大為醫師 (bonedavid.com)
戴醫師將持續於新網站提供更多骨科新知文章與影音,期待舊雨新知光臨。
-------------------
關節退化的治療與保養方式有百百種,可不是每一種都有效!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美國骨科醫學會(AAOS)召集了這個領域的專家,仔細整理了近年來的科學研究結果,於今年3月發表了《退化性髖關節炎治療指引》,根據科學的證據來判斷治療的效益。
這份指引指出,市面上熱賣的葡萄糖胺類補充品並無法有效減輕疼痛、減少關節僵硬或改善功能。在過去的許多研究中,葡萄糖胺的效果都沒有勝過安慰劑。單靠補充健康食品想要促進關節軟骨再生,已被證實是天方夜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