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

老鄧「為自己而戰」:適合所有醫師、牙醫師的醫療糾紛預防課程



近兩年來身邊遇到了一些「醫療糾紛」的案件,還有一些潛在的糾紛案件。在台灣,做這一行的終究免不了。

剛入行時,我以為我離醫療糾紛很遠:我很認真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術和知識、認真向每個病人解釋病情與說明、總是以病人的立場為出發點來幫助病人做決定。但是實際情況總是沒有這麼美好,當我第一次坐上衛生局的調解談辦桌時,心中真的很不能諒解對方:為什麼我盡心盡力幫你妳度過一次重大的手術,妳卻這樣對我?

史上最受歡迎的醫療糾紛預防課程「為自己而戰」終於在台南開班了。主講人老鄧(鄧政雄)牙醫師是個跨領域醫法雙修的達人。老鄧除了目前擔任牙醫診所院長,尚在執業中,另外在法律研究所畢業後,也長期擔任台北市的醫療糾紛調解委員。手邊什麼沒有,糾紛的案子最多。老鄧把這些案子整理出一些脈絡,發展成課程,讓醫師、牙醫師可以在事件發生前就能防患未然。他本來就有獨特的演講魅力,可以連續講一整天卻讓台下聽得津津有味不打瞌睡,再加上流暢的課程編排與教學技巧,最後成就了這門受歡迎的課程「為自己而戰」。



之前在台北已經上過一次半天版的課程,後來課程發展成一天的課程。這次在台南再度舉辦,說什麼也要參加。我很榮幸可以以地主的身份擔任課程開始的引言人。一整天的課程下來,我有三個想法可以分享:


心態要改變


沒有一個當醫師的人會想要遇到醫療糾紛。醫師從小到大在課業上都是很優秀的一群,在醫學領域中,追求是非分明的醫療證據,對就是對,錯就是錯。所以一但遇到醫療糾紛,往往會大受打擊,認為我已經盡力了,為什麼病患或家屬還認為我有錯?我已經考98分了,為什麼因為剩下那兩分來處罰我?

「醫療糾紛」已經成為常態。把預防和處理糾紛當成是工作的一部分,心態上可能會比較健康。遇到所謂的「糾紛」,專注在「爭對錯」反而可能會陷入更大的漩渦。要處理這種事情,應該要把目標放在如何「解決」。


想法要翻轉


在醫學生時期或是現在的在職教育訓練,也有提供許多「醫療法律」的課程。講者的內容以及醫師的角度大多是專注在「從醫療看法律」,看看在我們自己的領域有什麼相關的法律條文,相關的規定與判例可以借鏡。有一個更好加的觀點是學習「從法律看醫療」,了解在法官律師的立場上,在麼看待醫師日常的工作?哪些合法?哪些又有觸法的疑慮?

在醫院,有些我們常規這麼做的事情,站在法律的角度來看,它不一定是合法。過去我們只求:這件事是不是符合「醫學文獻證據」,未來可能要多思考「是不是符合法律的規範」。


證據要留好


上完課,我對病歷有了全新的見解。骨科醫師通常不太喜歡寫病歷,寫的病歷也是極為簡潔。但是,病歷是「永不死亡的證人」,出了事情大家法院見時,只能用病歷來佐證。

你說你在手術前有明確告知手術風險,病人怎麼可以誣賴說你沒有講?這時候法官就會問你證據在哪裡?病歷是否有記載?

你說病人車禍來的時候左腳就已經癱瘓了,怎麼可以把帳算在手術上?這時候只能靠病歷來證明。

家屬說早知道會發生這麼嚴重的後果,我就不開刀了。你如何證明手術前已經清楚說明白?

手術前講再多,要是沒有保存證據,上法院都沒有用。


後話:「餵自己而戰」


老鄧的課程除了滿滿的知識濃度外,課程中還提供早餐、中餐、下午茶。全部都是著名的台南排隊小吃。我自己住在台南20年了,大部分課程中所提供的知名小吃我都是第一次吃到呢!(太懶得去排隊了)這次感謝老鄧的安排還有工作人員到現場跑腿排隊,才能讓大家上好課,吃到撐。

非常推薦每位走在鋼索上的醫師、牙醫師都來報名「為自己而戰」。聽完課就會知道:比起發生醫療糾紛所花費的金錢和時間,這個課程的報名費根本太太太太太划算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