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

深度職場力:職涯可以規劃,不能單有熱情




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職涯規劃指南。卡爾紐波特在「深度職場力」這一本書中,訪談中多成功人士,歸納出可以指引個人職涯規劃的四個規則。如果你工作上正遇到瓶頸,正在思考轉職或者新的方向,這本書非常適合你。紐波特的三本書「深度學習力」(適合大學生)、「深度工作力」和這本「深度職場力」都是好書。

在我博士班畢業後,陸陸續續有一些朋友跑來問我,說他也想唸研究所,不知道適不適合。念研究所的原因不外乎「目前的工作到了一個瓶頸」、「其他同儕都在念,我也想念一下」。要知道目前醫師唸博士班的現況是這樣:唸得畢業的是少數,這些畢業的人,認為博士班生涯對於自己的執業有極大幫助的,是少數中的少數。所以投身之前勢必要想清楚,自己追求的是什麼。

另外有一些朋友身處高風險科別,不但要輪班,醫療暴力與糾紛的風險也很高。他們也不停在思索過幾年後退出第一線值班。但是退出後要做什麼呢?開診所?當聯合診所員工?嘗試不同領域的工作?創業?這本書或許可以在茫茫的前景中找到一盞明燈。



規則一:不要追隨熱情


書中一開始就舉了一些職涯轉彎的例子,這種例子在新聞上也常見。有人因為工作倦怠,有一天就突然決定「不幹了」,回家鄉種田或者賣雞排。作者直指這樣子是很危險的。熱情並不能當飯吃。做一行怨一行,都以為別的行業很夢幻,坐在船上看魚悠遊很羨慕,跳船後才知道游泳很辛苦。


規則二: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


作者提出了「職涯資本」的概念。要得到夢幻的工作,必須要以自己的「職涯資本」來交換。所謂的職涯資本就是自己無可取代的工作技能,而且必須做到「讚到沒人可以忽視你」,才有辦法很容易交換到夢幻工作的條件。(例如想要上下班不打卡,想要跟公司要求每年有三個月休假,那前提當然是公司不能沒有你。)

作者也提出許多證據,證明這個「無可取代的技能」大多跟天份無關,跟「刻意練習」有關。只要有規劃的「刻意練習」,你就可以是專家!作者自己還把每天用來「刻意練習」的時間做紀錄,用來督促自己。


規則三:夢幻工作的萬靈丹


什麼是大家心目中的夢幻工作?賺很多錢?權力很大?可以不用打卡?

作者認為夢幻工作的萬靈丹是「自主性」。自己可以決定工作的時間與形式,不用遷就別人時間,不用看人臉色,這就是大多數人追求的「夢幻工作」。這個「自主性」就是必須由前一個規則的「職涯資本」來交換。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沒有人可以取代你,那就沒有人管得動你。

那什麼時候時機成熟(可以轉換跑道、換工作)呢?

還沒有累積足夠職涯資本前就追隨自己內心的熱情而改變方向,等於是砍掉重練,非常危險(違反規則一)。但是等到職涯資本累積足夠了,又會有另一個來自公司的阻力,公司會讓你升遷,賦予你更高的權力與責任藉此綁住你,交換你對「自主性」的追求。

要避開這兩個陷阱,轉換跑道,可以先測試新的跑道適不適合自己。「財務可行性法則」指的就是先證明有人願意為你接下來要做的事買單!確定可行後才大舉行動。找得到證據就繼續追求,找不到證據,就不要再多想了。(例如不想上班,想要以畫畫維生,先證明有人會持續不斷買你的畫吧!)


規則四:追求使命


最後一個規則講到如何追求自己職涯或人生的使命,使生活更滿足。「小處著手,大舉行動」是作者建議的方針。用一些小賭注去試誤,不斷嘗試之下,總有一條路是對的。作者另外提到「使命」是需要「行銷」的。若要靠一項產品來實現使命,那項產品必須在兩個方面引人注目:第一:他必須讓人津津樂道。第二:他必須讓眾人口耳相傳。

最後用書底的一段文字來做總結:

「熱情」來自於深耕和鍛煉,並非與生俱來。沒有下過苦工,你就不可能熱愛工作。把工作做對(work right),比找到「對的工作」(right work)更重要!

從現在開始就把工作做到「讚到沒有人可以忽視你」吧!(so good that they can’t ignore you)